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
奉和杜員外扈從教閱。唐代。李嶠。 杪冬嚴殺氣,窮紀送頹光。薄狩三農(nóng)隙,大閱五戎場。菜田初起燒,蘭野正開防。夾岸虹旗轉(zhuǎn),分朋獸罟張。燕弧帶曉月,吳劍動秋霜。原啟前禽路,山縈后騎行。云區(qū)墜日羽,星苑斃天狼。禮振軍容肅,威宣武節(jié)揚。神心體殷祝,靈兆葉姬祥。幸陪仙駕末,欣采翰林芳。
[唐代]:李嶠
杪冬嚴殺氣,窮紀送頹光。薄狩三農(nóng)隙,大閱五戎場。
菜田初起燒,蘭野正開防。夾岸虹旗轉(zhuǎn),分朋獸罟張。
燕弧帶曉月,吳劍動秋霜。原啟前禽路,山縈后騎行。
云區(qū)墜日羽,星苑斃天狼。禮振軍容肅,威宣武節(jié)揚。
神心體殷祝,靈兆葉姬祥。幸陪仙駕末,欣采翰林芳。
杪冬嚴殺氣,窮紀送頹光。薄狩三農(nóng)隙,大閱五戎場。
菜田初起燒,蘭野正開防。夾岸虹旗轉(zhuǎn),分朋獸罟張。
燕弧帶曉月,吳劍動秋霜。原啟前禽路,山縈後騎行。
雲(yún)區(qū)墜日羽,星苑斃天狼。禮振軍容肅,威宣武節(jié)揚。
神心體殷祝,靈兆葉姬祥。幸陪仙駕末,欣采翰林芳。
唐代·李嶠的簡介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
? 李嶠的詩(209篇) 〕
明代:
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代:
于慎行
公無渡河,河水湯湯,連山嵯峨。電雨晦冥,龍伯來過。
吞舟鋸齒,其族孔多。公無鳧躍之技,出沒濤波。又無寶璧與馬,歆神之和。
公無渡河,河水湯湯,連山嵯峨。電雨晦冥,龍伯來過。
吞舟鋸齒,其族孔多。公無鳧躍之技,出沒濤波。又無寶璧與馬,歆神之和。
清代:
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zhàn)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zhàn)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
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
史鑒
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去湖三裡近,種竹萬竿馀。徑轉(zhuǎn)通幽處,朋來問索居。
散金時買畫,補屋為藏書。千古王摩詰,輞川應不如。
元代:
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西風吹月出雲(yún)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宋代:
姚勉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