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龍謠
聒龍謠。宋代。朱敦儒。 憑月攜簫,溯空秉羽,夢踏絳霄仙去。花冷街榆,悄中天風露。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與。享鈞天、九奏傳觴,聽龍嘯,看鸞舞。驚塵世,悔平生,嘆萬感千恨,誰憐深素。群仙念我,好人問難住。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醉歸時、手授丹經,指長生路。
[宋代]:朱敦儒
憑月攜簫,溯空秉羽,夢踏絳霄仙去。花冷街榆,悄中天風露。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與。享鈞天、九奏傳觴,聽龍嘯,看鸞舞。
驚塵世,悔平生,嘆萬感千恨,誰憐深素。群仙念我,好人問難住。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醉歸時、手授丹經,指長生路。
憑月攜簫,溯空秉羽,夢踏絳霄仙去。花冷街榆,悄中天風露。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雲容與。享鈞天、九奏傳觴,聽龍嘯,看鸞舞。
驚塵世,悔平生,歎萬感千恨,誰憐深素。群仙念我,好人問難住。勸阿母、偏與金桃,教酒星、剩斟瓊醑。醉歸時、手授丹經,指長生路。
唐代·朱敦儒的簡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 朱敦儒的詩(273篇) 〕
宋代:
許月卿
一川風月有馀地,萬頃煙波無盡天。蝶夢笑渠飛綠樹,鷗盟了我釣魚船。
一川風月有馀地,萬頃煙波無盡天。蝶夢笑渠飛綠樹,鷗盟了我釣魚船。
元代:
胡天游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
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
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
宋代:
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云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復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躋。雪深封佛壟,雲暗鎖桃溪。
流水無還有,亂山高複低。欲尋劉阮洞,歸路恐成迷。
宋代:
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雲,悵懷思宰木。
雲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宋代:
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