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路
臺城路。宋代。張炎。 余賦詞以述二妙。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暗飲春腴,欣榮晚節,不載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語。共倚云根,歲寒羞并歲寒所。當年曾見漢館,卷簾頻坐對,飛夢湘楚。嘆我重來,何堪如此,落葉空江無數。盤桓屢撫。似冉冉吹衣,頗疑非霧。素壁高堂,晉人清幾許。
[宋代]:張炎
余賦詞以述二妙。
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暗飲春腴,欣榮晚節,不載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語。共倚云根,歲寒羞并歲寒所。
當年曾見漢館,卷簾頻坐對,飛夢湘楚。嘆我重來,何堪如此,落葉空江無數。盤桓屢撫。似冉冉吹衣,頗疑非霧。素壁高堂,晉人清幾許。
餘賦詞以述二妙。
老枝無著秋聲處,蕭蕭倦聽風雨。暗飲春腴,欣榮晚節,不載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語。共倚雲根,歲寒羞并歲寒所。
當年曾見漢館,卷簾頻坐對,飛夢湘楚。歎我重來,何堪如此,落葉空江無數。盤桓屢撫。似冉冉吹衣,頗疑非霧。素壁高堂,晉人清幾許。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唐代:
貫休
郡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
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
得罪鐘多故,投荒豈是迍。玉寒方重澀,松古更青皴。
郡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
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
得罪鐘多故,投荒豈是迍。玉寒方重澀,松古更青皴。
: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
:
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偽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僞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
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宋代:
李震
片云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
片雲遠隔五羊城,白足高僧事事清。吟對梅花看月色,坐題桐葉聽秋聲。
一塵不及人間跡,萬慮都忘物外情。賣卻床頭琴與劍,幾回相見話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