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樂(廣陵送王資政正仲赴闕)
西平樂(廣陵送王資政正仲赴闕)。宋代。晁補之。 鳳詔傳來絳闕,當(dāng)寧思賢輔。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巖吉夢,熊虎周郊舊卜。千秋盛際,催促朝天歸去。動離緒。空眷戀,難暫駐。新植雙亭臨水,風(fēng)月佳名未睹。淮擬金尊時舉。況樂府、風(fēng)流一部。妍歌妙舞,縈云回雪,親教與,恨難訴。爭欲攀轅借住。功成繡袞,重興江山作主。
[宋代]:晁補之
鳳詔傳來絳闕,當(dāng)寧思賢輔。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巖吉夢,熊虎周郊舊卜。千秋盛際,催促朝天歸去。動離緒。
空眷戀,難暫駐。新植雙亭臨水,風(fēng)月佳名未睹。淮擬金尊時舉。況樂府、風(fēng)流一部。妍歌妙舞,縈云回雪,親教與,恨難訴。爭欲攀轅借住。功成繡袞,重興江山作主。
鳳詔傳來絳闕,當(dāng)甯思賢輔。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巖吉夢,熊虎周郊舊蔔。千秋盛際,催促朝天歸去。動離緒。
空眷戀,難暫駐。新植雙亭臨水,風(fēng)月佳名未睹。淮擬金尊時舉。況樂府、風(fēng)流一部。妍歌妙舞,縈雲(yún)回雪,親教與,恨難訴。爭欲攀轅借住。功成繡袞,重興江山作主。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宋代:
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fù)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yīng)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雪著溪山澹複濃,行舟疑在玉壺中。雲(yún)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yīng)塵跡歎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宋代:
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宋代:
邵雍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zhuǎn)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歷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fēng)倒載歸。
安樂窩中春不虧,山翁出入小車兒。水邊平轉(zhuǎn)綠楊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強身曆四朝時。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fēng)倒載歸。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yuǎn)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shù),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yuǎn)峰青。
:
林朝崧
墻東灶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xué)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shù),服食愿求麋角散。
牆東竈北甘隱淪,拉許排巢俱放誕。道德遙師苦縣聃,呻吟時學(xué)鄭人緩。
塵鞿已脫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燒煉倘無鴻寶術(shù),服食願求麋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