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龜山
過龜山。宋代。蘇轍。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人生何足云,陵谷自變遷。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煙。爾來放冬汴,冷沙漲成田。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帶牽。俯首見砂礫。群漁捕魴鳣。父老但驚嘆,此理未易原。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眾形要同盡,獨有無生全。百年爭奪中,擾擾誰相賢。
[宋代]:蘇轍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
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
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
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云,陵谷自變遷。
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
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
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煙。
爾來放冬汴,冷沙漲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帶牽。
俯首見砂礫。
群漁捕魴鳣。
父老但驚嘆,此理未易原。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眾形要同盡,獨有無生全。
百年爭奪中,擾擾誰相賢。
再涉長淮水,驚呼十四年。
龜山老僧在,相見一茫然。
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憐。
驅馳定何獲,少壯空已捐。
掉頭不見答,笑指岸下船。
人生何足雲,陵谷自變遷。
當年此山下,莫測千仞淵。
淵中械神物,自昔堯禹傳。
帆檣避石壁,風雨隨香煙。
爾來放冬汴,冷沙漲成田。
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帶牽。
俯首見砂礫。
群漁捕魴鳣。
父老但驚歎,此理未易原。
何況七尺軀,不為物所旋。
衆形要同盡,獨有無生全。
百年爭奪中,擾擾誰相賢。
唐代·蘇轍的簡介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ⅲ阌乐?、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
? 蘇轍的詩(1499篇) 〕
宋代:
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雲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
元代:
張昱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愿,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百年妄引幾曾停,看取池塘草又生。蝶戲落花真自適,鶯啼深院欲誰驚?
盧郎此去應如願,宋玉從來最有情。一枕好風吹酒覺,不愁春夢不分明。
明代:
黃佐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
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游。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對酒煙霞晚,裁詩天地秋。坐聞松籟迥,行愛桂巖幽。
大澤龍蛇遠,荒臺鹿豕遊。向來南海尉,辛苦事嬴劉。
宋代:
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
錢之江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
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
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