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張道士招真閣
寄題張道士招真閣。宋代。李呂。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自從漢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凄涼古廟落嵓隈,水繞閒庭縈嫩苔。敕令立觀奉香火,屈指古十年中來。道士張君見奇古,精力強明奈寒暑。從前觀心力勤苦,經畫一新舊堂廡。嘗聞仙者好樓居,杰閣暈飛接云衢。往來世外隱君子,萬一鶴馭停須臾。我勸張君更磨練,莫遣光陰隨物轉。一朝平步玉皇前,何慮群仙不相面。多少紛紛塵世人,夢中說夢元非真。妙處工夫如會了,千百世界現全身。
[宋代]:李呂
君成道,去何許,
寂寂空山號行府。自從漢末人相值,
因循今莫睹。凄涼古廟落嵓隈,
水繞閒庭縈嫩苔。敕令立觀奉香火,
屈指古十年中來。道士張君見奇古,
精力強明奈寒暑。從前觀心力勤苦,
經畫一新舊堂廡。嘗聞仙者好樓居,
杰閣暈飛接云衢。往來世外隱君子,
萬一鶴馭停須臾。我勸張君更磨練,
莫遣光陰隨物轉。一朝平步玉皇前,
何慮群仙不相面。多少紛紛塵世人,
夢中說夢元非真。妙處工夫如會了,
千百世界現全身。
君成道,去何許,
寂寂空山號行府。自從漢末人相值,
因循今莫睹。凄涼古廟落嵓隈,
水繞閒庭縈嫩苔。敕令立觀奉香火,
屈指古十年中來。道士張君見奇古,
精力強明奈寒暑。從前觀心力勤苦,
經畫一新舊堂廡。嘗聞仙者好樓居,
傑閣暈飛接雲衢。往來世外隱君子,
萬一鶴馭停須臾。我勸張君更磨練,
莫遣光陰隨物轉。一朝平步玉皇前,
何慮群仙不相面。多少紛紛塵世人,
夢中說夢元非真。妙處工夫如會了,
千百世界現全身。
唐代·李呂的簡介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
? 李呂的詩(224篇) 〕
元代:
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早春相見又經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宋代:
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元代:
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舊遊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
陶式玉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
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
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宋代:
周紫芝
彩鹢雙飛雪浪翻。楚歌聲轉綠楊灣。一川紅旆初銜日,兩岸朱樓不下簾。
闌倚處,玉垂纖。白團扇底藕絲衫。未成密約回秋水,看得羞時隔畫檐。
彩鹢雙飛雪浪翻。楚歌聲轉綠楊灣。一川紅旆初銜日,兩岸朱樓不下簾。
闌倚處,玉垂纖。白團扇底藕絲衫。未成密約回秋水,看得羞時隔畫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