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馬歌
刷馬歌。宋代。虞集。 天馬之來大宛國,漢帝心馳渥洼域。貳師兵甲費如山,毛骨權奇不多得。世祖開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如云之馬西北來,飛控驚塵遍南陌。豢養年深生息蕃,即今詔刷無遺跡。青絲絡頭千萬輩,戢戢駢頭死槽櫪。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吾觀天廄十二閑,五花成隊春斑斑。監官喂養盛芻豆,年年騎去居庸關。圣朝誰信多盜賊,卻慮騎氣藏兇奸。駑駘盡從天上去,驊騮豈得留人間。漢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從俱厚顏。我今已是倦游者,東家蹇驢何必借。布襪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長罵。鄉里健兒弓弩手,詔許征鞍常穩跨。嶺南烽火亂者誰?何事至今猶梗化。君不見漢文皇帝承平時,千里之馬將安之。又不見項王一騎烏江渡,到頭不識陰陵路。
[宋代]:虞集
天馬之來大宛國,漢帝心馳渥洼域。貳師兵甲費如山,毛骨權奇不多得。
世祖開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如云之馬西北來,飛控驚塵遍南陌。
豢養年深生息蕃,即今詔刷無遺跡。青絲絡頭千萬輩,戢戢駢頭死槽櫪。
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吾觀天廄十二閑,五花成隊春斑斑。
監官喂養盛芻豆,年年騎去居庸關。圣朝誰信多盜賊,卻慮騎氣藏兇奸。
駑駘盡從天上去,驊騮豈得留人間。漢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從俱厚顏。
我今已是倦游者,東家蹇驢何必借。布襪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長罵。
鄉里健兒弓弩手,詔許征鞍常穩跨。嶺南烽火亂者誰?何事至今猶梗化。
君不見漢文皇帝承平時,千里之馬將安之。又不見項王一騎烏江渡,到頭不識陰陵路。
天馬之來大宛國,漢帝心馳渥窪域。貳師兵甲費如山,毛骨權奇不多得。
世祖開基肇太平,昔日大宛俱拱北。如雲之馬西北來,飛控驚塵遍南陌。
豢養年深生息蕃,即今詔刷無遺跡。青絲絡頭千萬輩,戢戢駢頭死槽櫪。
一程瘏毒一程愁,比到燕山肥者瘠。吾觀天廄十二閑,五花成隊春斑斑。
監官喂養盛芻豆,年年騎去居庸關。聖朝誰信多盜賊,卻慮騎氣藏兇奸。
駑駘盡從天上去,驊騮豈得留人間。漢人南人窘徒步,道路相從俱厚顔。
我今已是倦遊者,東家蹇驢何必借。布襪青鞋取次行,正喜不遭官長罵。
鄉裡健兒弓弩手,詔許征鞍常穩跨。嶺南烽火亂者誰?何事至今猶梗化。
君不見漢文皇帝承平時,千裡之馬將安之。又不見項王一騎烏江渡,到頭不識陰陵路。
唐代·虞集的簡介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 虞集的詩(292篇) 〕
明代:
黎民表
東風吹雪凈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墻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東風吹雪淨芳塵,丹地相逢有故人。寒壓苑牆霞綺散,氣浮宮樹霽華新。
中朝綴履多奇士,兩省分曹實近臣。日影漸移封事少,叨從西掖聽陽春。
明代:
黎民表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
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蘢度霜霰,皎潔常不移。
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
: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清代:
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浮雲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元代:
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西風吹月出雲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
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隻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金朝:
李俊民
山市家家秉燭游,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
山市家家秉燭遊,風檐齊掛月燈毬。不須更用閑妝點,人在鰲峰最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