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白公詩 其二
效白公詩 其二。宋代。劉攽。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頭白。起行觀病者,身健有馀力。出門視勞者,身閒免事役。入鄉閱貧者,身足飽衣食。寓形天地間,幸已不失職。奈何不自休,汲汲復戚戚。大鵬彌九區,轉動恐逼窄。鷦鷯巢一枝,隨意翻羽翼。馳光無停留,駟馬方過隙。君看北邙山,貴賤一真宅。
[宋代]:劉攽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頭白。起行觀病者,身健有馀力。
出門視勞者,身閒免事役。入鄉閱貧者,身足飽衣食。
寓形天地間,幸已不失職。奈何不自休,汲汲復戚戚。
大鵬彌九區,轉動恐逼窄。鷦鷯巢一枝,隨意翻羽翼。
馳光無停留,駟馬方過隙。君看北邙山,貴賤一真宅。
默坐念逝者,身存至頭白。起行觀病者,身健有馀力。
出門視勞者,身閒免事役。入鄉閱貧者,身足飽衣食。
寓形天地間,幸已不失職。奈何不自休,汲汲複戚戚。
大鵬彌九區,轉動恐逼窄。鷦鷯巢一枝,隨意翻羽翼。
馳光無停留,駟馬方過隙。君看北邙山,貴賤一真宅。
唐代·劉攽的簡介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治學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
? 劉攽的詩(796篇) 〕
明代:
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清代:
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雲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清代:
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看到瑤華須發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雪後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明代:
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
明代:
程通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