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行
長安行。金朝。李獻(xiàn)甫。 長安道,無人行,黃塵不起生榛荊。高山有峰不復(fù)險,大河有浪亦已平。向來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我聞人固物乃固,人不為力物乃傾。將軍誓守不誓戰(zhàn),戰(zhàn)士避死不避生。殺人飽厭敵自去,長安有道誰當(dāng)行。黃塵漫漫愁殺人,但見蔽野雞群鳴。河?xùn)|游子淚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長安道,無人行,長安城中若為情。
[金朝]:李獻(xiàn)甫
長安道,無人行,黃塵不起生榛荊。高山有峰不復(fù)險,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來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我聞人固物乃固,人不為力物乃傾。
將軍誓守不誓戰(zhàn),戰(zhàn)士避死不避生。殺人飽厭敵自去,長安有道誰當(dāng)行。
黃塵漫漫愁殺人,但見蔽野雞群鳴。河?xùn)|游子淚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長安道,無人行,長安城中若為情。
長安道,無人行,黃塵不起生榛荊。高山有峰不複險,大河有浪亦已平。
向來百二秦之形,秪今百二秦之名。我聞人固物乃固,人不為力物乃傾。
將軍誓守不誓戰(zhàn),戰(zhàn)士避死不避生。殺人飽厭敵自去,長安有道誰當(dāng)行。
黃塵漫漫愁殺人,但見蔽野雞群鳴。河?xùn)|遊子淚如雨,眼花落日迷秦城。
長安道,無人行,長安城中若為情。
唐代·李獻(xiàn)甫的簡介
(1195—1234)河中人,字欽用。李獻(xiàn)能從弟。博通書傳,尤精《左傳》及地理。宣宗興定五年進(jìn)士,辟行臺令史。哀宗時,為書表官從馮延登使夏議和有功,授慶陽總帥府經(jīng)歷官。以功遷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蔡州陷,死之。有《天倪集》。
...〔
? 李獻(xiàn)甫的詩(13篇) 〕
宋代:
釋克勤
使乎不辱命,臨機(jī)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使乎不辱命,臨機(jī)貴專對。安禪捋虎須,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床拶崄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
歐大任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guān)。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fēng)云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里,竹林何日一追攀。
雙魚消息五湖還,玄晏先生尚閉關(guān)。人候小車乘下澤,書成殘草寄名山。
江南煙月參差際,淮浦風(fēng)雲(yún)澒洞間。尺素懷君三百裡,竹林何日一追攀。
宋代:
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dú)湖開心自遠(yuǎn)。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dú)湖開心自遠(yuǎn)。
:
顏峻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
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清代:
屈大均
驚人惟間道,老我是孤城。深入應(yīng)無敵,遲行自受兵。
師徒隨雨散,壁壘與云平。飲盡將軍血,蒼茫哭一聲。
驚人惟間道,老我是孤城。深入應(yīng)無敵,遲行自受兵。
師徒隨雨散,壁壘與雲(yún)平。飲盡將軍血,蒼茫哭一聲。
明代:
莊昶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里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斗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
一瓢蔬食非難受,萬裡毛錐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頭命未與仇謀。
小將一杖扶岐路,何許孤槎訪鬥牛。奈可逝波頻洗眼,等閒不漫過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