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題送京兆趙耕師尹之臨安路帥府照磨得通海湖
分題送京兆趙耕師尹之臨安路帥府照磨得通海湖。元代。張翥。 萬頃平湖碧,浮光映泬?。秀山純漫影,滄海暗通潮。瘴黑云相蕩,春澄雪未銷。潤沾蒙部闊,川合洱河遙。粳稻收田利,蒲魚入市饒。雨歸龍氣濕,晴浴鶴媒驕。夾樹迷深箐,流花落野椒。氈來蠻婦漂,船放僰僮橈。帥閫開荒甸,英才屈下僚。此心同逝水,日夜向東朝。
[元代]:張翥
萬頃平湖碧,浮光映泬?。秀山純漫影,滄海暗通潮。
瘴黑云相蕩,春澄雪未銷。潤沾蒙部闊,川合洱河遙。
粳稻收田利,蒲魚入市饒。雨歸龍氣濕,晴浴鶴媒驕。
夾樹迷深箐,流花落野椒。氈來蠻婦漂,船放僰僮橈。
帥閫開荒甸,英才屈下僚。此心同逝水,日夜向東朝。
萬頃平湖碧,浮光映泬?。秀山純漫影,滄海暗通潮。
瘴黑雲相蕩,春澄雪未銷。潤沾蒙部闊,川合洱河遙。
粳稻收田利,蒲魚入市饒。雨歸龍氣濕,晴浴鶴媒驕。
夾樹迷深箐,流花落野椒。氈來蠻婦漂,船放僰僮橈。
帥閫開荒甸,英才屈下僚。此心同逝水,日夜向東朝。
唐代·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 張翥的詩(537篇) 〕
唐代:
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
問云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里、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余霞霜發。
東風錦幕,彩仗輪輝,報新翻傳帖。披紅石獸,長蔭裡、頓染唐花香馥。
熏弦撥斷,做愁聽、誰哀空劫。待掃塵、深巷迷煙,冷落餘霞霜發。
明代:
鄭岳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
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君去洞庭何處住,海門迢遞接東甌。湖田歲熟收粳稻,煙渚秋高弄釣舟。
漫說孔明無將略,早知若水是仙流。浮生萬事何時盡,都把閒情付白鷗。
:
陳振家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凌霄竹,居然成散樗。
幽棲林下客,今日意何如。讀水光陰迅,吟山世事疏。
命窮翻妒鳥,氣躁漫思魚。預種淩霄竹,居然成散樗。
:
樓鑰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里憶劉郎。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裡憶劉郎。
:
弘歷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
貪程忘日有常談,忽報春蓂落盡三。應趁清和歸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還花冶,慮誤吳耕及越蠶。更有予心深愜處,皇州好雨應時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