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七首 其六
雜詩七首 其六。元代。張翥。 春江采瑤草,將以伸繾綣。初期拾翠洲,復道滋蘭畹。美人隔花深,歌竟瑤瑟偃。臨流不可見,恍忽心未穩。佳時難驟得,鶗鴂鳴已晚。祇有千古思,綿綿楚波遠。黎丘之丈人,歸路逢奇鬼。既為鬼所惑,又復鬼其子。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里。背走謂伏鬼,而又鬼諸已。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憧憧奸佞徒,情狀實鬼爾。匿跡不自慚,胡為滿朝市。
[元代]:張翥
春江采瑤草,將以伸繾綣。初期拾翠洲,復道滋蘭畹。
美人隔花深,歌竟瑤瑟偃。臨流不可見,恍忽心未穩。
佳時難驟得,鶗鴂鳴已晚。祇有千古思,綿綿楚波遠。
黎丘之丈人,歸路逢奇鬼。既為鬼所惑,又復鬼其子。
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里。背走謂伏鬼,而又鬼諸已。
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憧憧奸佞徒,情狀實鬼爾。
匿跡不自慚,胡為滿朝市。
春江采瑤草,將以伸繾綣。初期拾翠洲,複道滋蘭畹。
美人隔花深,歌竟瑤瑟偃。臨流不可見,恍忽心未穩。
佳時難驟得,鶗鴂鳴已晚。祇有千古思,綿綿楚波遠。
黎丘之丈人,歸路逢奇鬼。既為鬼所惑,又複鬼其子。
夏南滑蜀梁,俯影明月裡。背走謂伏鬼,而又鬼諸已。
此皆非鬼者,特以疑故死。憧憧奸佞徒,情狀實鬼爾。
匿跡不自慚,胡為滿朝市。
唐代·張翥的簡介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
? 張翥的詩(537篇) 〕
明代:
張寧
種竹繞軒居,清素聊自愛。雖無桃李顏,不改冰霰態。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倏然三徑幽,凝碧如有待。
種竹繞軒居,清素聊自愛。雖無桃李顔,不改冰霰態。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倏然三徑幽,凝碧如有待。
唐代:
呂巖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
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闆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