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望云山
曉行望云山。宋代。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宋代]: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譯文
下了一夜的雨,東方剛破曉,詩人出門,影影綽綽地看到天邊有連綿不斷的山巒。
忽然他發現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對比之下,知道那不動的山,才是真山。
注釋
可觀:壯觀。
方知:才知道。
從第一句看“時候”,從第二句看“景象”。重視“霽”的理解。①善于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征,把曉行所見靜與動的景致寫得變幻神奇。②把云誤當山峰,寫得新穎、活潑,很有情趣。③語言質樸自然,明白如話,卻把景物描摹得生動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錯覺到獲得真知的體會告訴人們:生活中,常有以假亂真的現象發生,但假象終究不能掩蓋真實。我們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應全面深入地觀察事物,以明辨真偽。(第一層指明其中的道理,第二層應表明我們的態度。兩個要點遞進展開。)
誠齋體的突出特點就是善于巧妙地攝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動態。如《曉行望云山》:'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卻有一峰突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曉行望云山》,描寫的是自己的新鮮感覺,展現的是詩人的心靈世界。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
近代:
葉云峰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
明代:
于謙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雲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
:
曹明賢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
吾愛張夫子,蜚聲翰墨場。詩篇多灑脫,器宇自軒昂。
去國頭猶黑,歸田鬢已蒼。締交相恨晚,步履過從忙。
清代:
和瑛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為我廬,又入西南奧。
深林蔽天日,人跡真罕到。凜冽刺毛骨,猬縮馬牛踔。
清代:
顧翎
紫桐廊畔春如畫,分明碧城十二。刻玉蟠螭,泥金寫鳳,短短回文輕護。
縈云寶炷。恰界破方花,書成梵字。古礎苔衣,秋痕暈上幾重翠。
紫桐廊畔春如畫,分明碧城十二。刻玉蟠螭,泥金寫鳳,短短回文輕護。
縈雲寶炷。恰界破方花,書成梵字。古礎苔衣,秋痕暈上幾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