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梅雪
菩薩蠻·梅雪。宋代。周邦彥。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宋代]:周邦彥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譯文
河水曲折,河水彎彎,飛鷺雙雙對對,在那碧波上回旋。哪兒有他乘坐的歸舟?在夕陽的余暉里,我獨立江邊小樓。上天都憎恨梅花,開得太多太盛,用大雪封蓋梅的枝頭。在幽凄的深院,卷簾看外邊,真痛惜寒江上正在歸來的那條船。
注釋
銀河:天河。借指人間的河。
浪發:濫開。
菩薩蠻·梅雪創作背景
此詞詠梅雪,而實為羈旅別情之作,其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有人說作于周邦彥入太學時期,但沒有確證。
此詞詠梅雪,而實為抒羈旅別情,并暗含飄零不偶之慨。首句大筆渲染,雪岸蒼茫,隨江蜿蜒,狀如銀河,“三千曲“極言其逶迤不絕。第二句呈現一幅臘去春盡的景色,晴光淑氣,凜冽中透露出生機。由此引發出歸思,化用柳永《八聲甘州》的詞,語淡情濃,耐人尋味。下片由雪下梅引出閨思。上天討厭梅花的縱情開放,所以降大雪將花封蓋。你卷簾既見院里雪下之梅,當知江上寒中之我,你我心照可矣。表達了相思之苦。全詞八句,可謂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見。上下呼應而無痕,情景渾融而莫辨,既工巧而又渾成,工巧之至,即為渾成。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
清代:
侯開國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云欲上天。
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雲欲上天。
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元代:
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裡車書自古無。
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聖謨。
: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餘。老親身更健,千裡寄雙魚。
明代:
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明代:
韓日纘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寧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游君始壯,風云會見起潛鱗。
才名七步竟誰倫,一領青衫幾十春。攬鏡不妨甯作我,摻觚那肯不驚人。
少年逐隊豪仍在,白杜同盟跡未陳。我已倦遊君始壯,風雲會見起潛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