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寄宿田家。唐代。高適。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客來滿酌清尊酒,感興平吟才子詩。巖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里隱鸕鶿。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無心怯路歧。今夜只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
[唐代]:高適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
客來滿酌清尊酒,感興平吟才子詩。
巖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里隱鸕鶿。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無心怯路歧。
今夜只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
客來滿酌清尊酒,感興平吟才子詩。
巖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裡隱鸕鶿。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後無心怯路歧。
今夜隻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
譯文
田家老翁住在東面山坡,說自己一輩子隱居在這里。
兩鬢斑白不曾記得歲月時日。只是看到滿山綠遍才知春天又至。
門前所種柳樹已高同深巷,山間清泉流響進入池塘。
老牛膘肥體壯一天能耕十畝地,老翁清閑時常掃一掃院子。
有客遠來就用美酒招待,興致濃厚常常吟誦先人的詩。
山巖洞穴里藏著鼴鼠,水邊竹林里潛伏著鸕鶿。
村子舊址上人煙稀少,喝醉后根本顧不上辯認道路。
今夜應該在這里歇息,明天一早就與老翁告辭。
注釋
陂(bēi):山坡。
茲:此地。
識春時:知道春天的到來。
茅茨(cí):茅屋。茨,用蘆葦或茅草建成的屋。
平吟:平和自然地吟誦。
鼴(yǎn)鼠:田鼠。
鸕鶿(lú cí):水禽。魚鷹,俗稱水老鴉。
怯路歧:擔心路有岔道。
拂曙:拂曉,天將明時。
參考資料:
1、涂元渠.《高適岑參詩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08月第1版:第21頁
2、范鳳馳.《新選唐詩》.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38頁
寄宿田家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適在蜀地擔任彭州刺史,后又改任蜀州刺史,時年五十七歲。由于忙于政務,高適在蜀中創作的詩并不多,這首便是當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彭敏,朱瑞昌,花志紅.《唐代入蜀文人蜀中創作研究》.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第43頁
這首詩寫詩人寄宿農家、與老翁飲酒所見所感的內容,表現農人的閑靜愜意和詩人對農家生活的極大興趣。一聯是老翁身世,居此已久。二聯是遠離塵世,不計時日。三、四兩聯是勤快但不忙碌的勞作。五聯是熱情待客。從吟詩看。農人是位隱居的官吏,詩人遂與他有共同語言。六聯是自然景觀。最后兩聯是表明心跡。詩的筆法屬白描,抒寫逼真實在。
唐代·高適的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 高適的詩(216篇) 〕
元代:
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鏽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宋代:
鄭獬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云去住間。
休問游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
病來翻喜此身閒,心在浮雲去住間。
休問遊人春早晚,花開花落不相關。
唐代:
朱長文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煙暝重湖日欲明,輕篷遙遞浦前聲。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
宋代:
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
盧青山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復千方。
遙思矮屋空山里,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里,迢迢來照鬢髯長。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于夜色複千方。
遙思矮屋空山裡,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裡,迢迢來照鬢髯長。
清代:
繆徵甲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后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
嗚呼,許公仁者非神仙。代民納稅法外意,後之繼者難為賢。
瘞金償賦諱施與,詫為黃白毋乃顛。醫師之外設方相,周禮廣立仁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