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詠史
江城子·詠史。清代。納蘭性德。 濕云全壓數(shù)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清代]:納蘭性德
濕云全壓數(shù)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濕雲(yún)全壓數(shù)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裡,沒人知。
這是一篇極別致的詠史之作,其寫法與一般的詠史不同,他沒有從某一歷史人物或某一歷史事件作為觸媒入手,而是寫出了自己的一種心靈感受,突出了如夢之感的獨特體驗。這在詠史之作中確是別開生面的。詞之第一句出以景語,句中即含如夢如幻之感。又以生疑、凄迷之感受承接,便增添了夢幻之意。下二句用楚王夢神女之典故,進一步烘托這夢幻一般的感受。結句點明這感受唯自己能知,遂透露了凄迷寂寞、悲涼傷感的心情。毛澤東批語道:“巫嵩之類?!?見《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是說此詞含思要眇,朦朧纏綿,系屬詠嘆巫山、嵩洛神女之類的作品?!∥?,指巫山神女與楚王事; 嵩,本指河南登封之嵩山,但嵩山常與洛水并稱,洛水有女神宓妃,故此處仍是指情愛之事。這里則是借男女情事,慨嘆世間一切皆如夢幻,縱然美好,也只是瞬間即逝罷了。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
宋代:
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衆(zhòng)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隻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明代:
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
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洩。
山居本深靜,夜氣複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宋代:
蘇轍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
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
:
黃節(jié)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jié)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jié)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清代:
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蓱z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
弘歷
欲擬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
風勢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
欲擬山如畫,猶虞畫不如。迎人先洗壒,澤物不分樗。
風勢雄偏爽,雲(yún)容澹自舒。須臾晴旭朗,新黛入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