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即事
湘南即事。唐代。戴叔倫。 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
[唐代]:戴叔倫
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
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
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
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時。
譯文
眼前正是盧橘花開、楓葉衰敗的深秋季節,出得門來遙望遠方,京師不知道在遠處的哪個地方。
沅水湘江日夜不停地流向東方,為什么就不能為我這個愁情滿懷的人駐留片刻聽一聽我內心的苦衷呢?
注釋
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
住:停,止,歇下。
湘南即事創作背景
當時他身在湘南,但他內心卻時刻想念著京師(希望能到那里做一番事業),最后他通過埋怨東流水不能夠理解他的心意,把自己很想報效國家但又報國無門的悲怨心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作者通過盧橘開花、楓葉衰敗這兩個意象,點明時令正是深秋,秋天往往是詩人傷情悲懷的季節,詩中用一個“衰”字,將詩人面對肅殺秋景時的一懷愁緒袒露無遺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戴叔倫的詩(293篇) 〕
明代:
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
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
昔餘寄薄遊,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
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炎海隅,晤言慰疇昔。
:
歐必元
君不見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價踰千倍。又不見合浦雙明珠,入都聲價重璠玙。
此物有神終自合,時來何但守方隅。偉哉陳氏之二子,騰驤奮轡東南起。
君不見南海翡翠光五彩,出疆增價踰千倍。又不見合浦雙明珠,入都聲價重璠玙。
此物有神終自合,時來何但守方隅。偉哉陳氏之二子,騰驤奮轡東南起。
:
黃侃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又是斜陽催客去。衰柳寒蕪,細認同來處。滿載秋情兼別緒。
無言自向天涯路。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後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隻有滄浪獨釣舟。
宋代:
蘇軾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
詞源灩灩波頭展,清唱一聲巖谷滿。
未容雪積句先高,豈獨湖開心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