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春欲去
謁金門·春欲去。明代。施紹莘。 春欲去,如夢一庭空絮。墻里秋千人笑語,花飛撩亂處。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萬種消魂多寄與:斜陽天外樹。
[明代]:施紹莘
春欲去,如夢一庭空絮。墻里秋千人笑語,花飛撩亂處。
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萬種消魂多寄與:斜陽天外樹。
春欲去,如夢一庭空絮。牆裡秋千人笑語,花飛撩亂處。
無計可留春住,隻有斷腸詩句。萬種消魂多寄與:斜陽天外樹。
施紹莘是個隱逸之士,但較少明末山人氣。他的詞曲中每多冷眼看世態的意蘊,生際明末,哀傷情常在心底。這闋小令從題面看是“傷春”,就詞心言則是傷時。上片冷峻,寫出危頹之世,迷惘如夢,而“墻里”人依舊“笑語”如常。不知是麻木,還是醉生夢死的荒唐。下片將視線收斂內觀自照,“無計”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苦永遠屬于清醒人,這又是一種難解之謎?!叭f種消魂”只能化為詩句,實也就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然而此種“幸”,仿佛是天公的特定懲處。用斷腸之苦換取若干文字,能說不是大不幸。此詞警策之句首在“如夢一庭空絮”,將醉者以及醒而“無計”者全溶進了夢游般的境界。那種時代的悲劇性的深刻,由此凄婉情韻中畢見。
唐代·施紹莘的簡介
施紹莘(1581~約1640) 明代詞人、散曲家,字子野,號峰泖浪仙,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他有俊才,懷大志,因屢試不第,于是放浪聲色。建園林,置絲竹,每當春秋佳日,與名士隱流遨游于九峰、三泖、西湖、太湖間。他興趣廣泛,除經術、古今文外,還旁通星緯輿地、二氏九流之書。善音律,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詞著名,有《花影集》傳世。另外,其詞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著作者命運多蹇的身世悲涼,又是明王朝滅亡前夕人們情緒的反映。如□謁金門□"春欲去"寫有"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
...〔
? 施紹莘的詩(7篇) 〕
清代:
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
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
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雲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
宋代:
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雲葉全收玉女衣。
元代:
袁桷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蛟凭浦腥?,湛湛浮云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雲酒中趣,湛湛浮雲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
宋代:
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清風峽裡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宋代:
葛勝仲
黑頭自致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游欽學富,九皋鶴立見神清。
西雍寧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
黑頭自緻已三旌,暫寄江湖適性情。五總龜遊欽學富,九臯鶴立見神清。
西雍甯累飛章薦,東閤頻蒙倒屣迎。方幸臺躔照苕霅,以茲投劾未能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