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秋夕鑒賞
王昌齡吟詠蘇州的詩,僅此一篇。深秋的一個夜晚,詩人宿在太湖的一條小船上,月光下,小船在水上慢慢地移動。夜是如此地安靜,湖面泛起一片寒氣,洞庭山落下一層微霜。詩人似睡非睡,似夢非夢,隱隱地感到海風(fēng)吹過,聽到遠(yuǎn)遠(yuǎn)的地方有大雁南飛的聲音。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寧靜的太湖秋夕圖。
王昌齡簡介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猜你喜歡
滿庭芳 寄友人 永樂大典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一
柳引青煙,花傾紅雨,老來怕見清明。欲行還住,天氣弄陰晴。是處吹簫巷陌,衫襟漬、春酒如餳。溪橋畔,涓涓流水,雞犬靜柴荊。高城。天共遠(yuǎn),山遮望斷,草喚愁生。等五湖煙景,今有誰爭。凄斷湘靈鼓瑟,寫不盡、楚客多情。空惆悵,春閨夢短,斜月曉聞鶯。
城東行事去李簡夫甚邇可以卜見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戲為歌馳寄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