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江歸舟中讀書
靜江歸舟中讀書。宋代。張栻。 南風駕小雨,群山凈如沐。吾歸及新涼,所歷慰心目。軋軋柔櫓鳴,臥見山起伏。推枕意悠然,還取我書讀。平生領解處,於焉更三復。老矣百念疎,但欲斯熟。向來五嶺游,日力半吏牘。小心了官事,終覺愧惸獨。世路自險夷,人情費追逐。翩翩孤飛翼,息蔭望林麓。
[宋代]:張栻
南風駕小雨,群山凈如沐。
吾歸及新涼,所歷慰心目。
軋軋柔櫓鳴,臥見山起伏。
推枕意悠然,還取我書讀。
平生領解處,於焉更三復。
老矣百念疎,但欲斯熟。
向來五嶺游,日力半吏牘。
小心了官事,終覺愧惸獨。
世路自險夷,人情費追逐。
翩翩孤飛翼,息蔭望林麓。
南風駕小雨,群山淨如沐。
吾歸及新涼,所曆慰心目。
軋軋柔櫓鳴,臥見山起伏。
推枕意悠然,還取我書讀。
平生領解處,於焉更三複。
老矣百念疎,但欲斯熟。
向來五嶺遊,日力半吏牘。
小心了官事,終覺愧惸獨。
世路自險夷,人情費追逐。
翩翩孤飛翼,息蔭望林麓。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
李江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處物能輕。面前光景何由到,只在致知又力行。
川上春流眼色生,天心坐處物能輕。面前光景何由到,隻在緻知又力行。
清代:
侯開國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云欲上天。
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乘興同移書畫船,名園步步許流連。松林礙日常疑雨,鳥道穿雲欲上天。
山勢北來當小閣,湖波南望接平田。酒闌無限滄桑感,話著開元各泫然。
宋代:
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雕牆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裡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唐代:
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來去雲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遊。
宋代:
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