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挽詩 其七
范蜀公挽詩 其七。宋代。李廌。 關雎久盈耳,魏闕亦游心。不廢江湖樂,親調鐘磬音。九重初擊拊,千代正哇淫。器在人亡矣,哀哉淚滿襟。
[宋代]:李廌
關雎久盈耳,魏闕亦游心。不廢江湖樂,親調鐘磬音。
九重初擊拊,千代正哇淫。器在人亡矣,哀哉淚滿襟。
關雎久盈耳,魏闕亦遊心。不廢江湖樂,親調鐘磬音。
九重初擊拊,千代正哇淫。器在人亡矣,哀哉淚滿襟。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明代:
童軒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后二王。
汗血曾勞百戰場,空遺踣鐵在文房。硯臺夜跡元霜滑,筆陣朝沖紫霧香。
削玉謾勞龍作劑,藏金聊藉豹為囊。可憐一蹶無人識,卻欲追蹤後二王。
:
程濱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柜書。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餘。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櫃書。
明代:
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明代:
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願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宋代:
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後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
區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裡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