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張公碩梅耕道訪董畸老郊居
同張公碩梅耕道訪董畸老郊居。宋代。李廌。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羇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蘋際鷺鷗下,塍邊菱荇香。相從尋勝事,蕭颯興何長。隱水官橋路,將軍甲第新。綠沉閑結繡,棐幾凈無塵。下榻喜賓至,問田憐我貧。相逢便傾倒,晚歲定情親。青云兩高士,肯伴老夫游。方駕相追逐,通宵復獻酬。詩書嗟夫計,農圃話良謀。日後耦耕伴,懸知總白頭。
[宋代]:李廌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
羇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
蘋際鷺鷗下,塍邊菱荇香。
相從尋勝事,蕭颯興何長。
隱水官橋路,將軍甲第新。
綠沉閑結繡,棐幾凈無塵。
下榻喜賓至,問田憐我貧。
相逢便傾倒,晚歲定情親。
青云兩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駕相追逐,通宵復獻酬。
詩書嗟夫計,農圃話良謀。
日後耦耕伴,懸知總白頭。
白水弄青秧,晨煙著柳行。
羇懷正飄泊,陂路轉微茫。
蘋際鷺鷗下,塍邊菱荇香。
相從尋勝事,蕭颯興何長。
隱水官橋路,將軍甲第新。
綠沉閑結繡,棐幾淨無塵。
下榻喜賓至,問田憐我貧。
相逢便傾倒,晚歲定情親。
青雲兩高士,肯伴老夫遊。
方駕相追逐,通宵複獻酬。
詩書嗟夫計,農圃話良謀。
日後耦耕伴,懸知總白頭。
唐代·李廌的簡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詩(227篇) 〕
:
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清代:
丘逢甲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鰲頭龍首總浮名,何事神仙也世情。蝴蝶滿天蟾滿地,莫將隱語賺書生。
:
金幼孜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歷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玉堂清切地,瀟灑出氛埃。雨點疏疏過,天香冉冉來。
隔花鶯曆亂,近水燕飛回。朝退有馀暇,新詩取次裁。
明代:
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雲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
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宋代:
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
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