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
李伯紀丞相挽詩二首。宋代。張浚。 蒼蒼安可料,舊德奄重泉。痛為黎民惜,誰扶大廈顛。英風摩日月,正氣返山川。丙午功勛在,豐碑萬口傳。
[宋代]:張浚
蒼蒼安可料,舊德奄重泉。
痛為黎民惜,誰扶大廈顛。
英風摩日月,正氣返山川。
丙午功勛在,豐碑萬口傳。
蒼蒼安可料,舊德奄重泉。
痛為黎民惜,誰扶大廈顛。
英風摩日月,正氣返山川。
丙午功勳在,豐碑萬口傳。
唐代·張浚的簡介
張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遠,世稱紫巖先生。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名相、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學者,西漢留侯張良之后。宋孝宗即位后,除樞密使。隆興元年(1163年),封魏國公,督師北伐,初戰告捷,收復宿州(今安徽宿州市)等地,后因部下將領不和,于符離之戰大敗。旋即再相,視師淮上,積極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為主和派排去。隆興二年(1164年)病卒,葬寧鄉,贈太保,后加贈太師。乾道五年(1169年)謚忠獻。著有《紫巖易傳》等。近人輯有《張魏公集》。
...〔
? 張浚的詩(10篇) 〕
唐代:
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宋代:
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
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曆塊已攲側,下坡流滑攢四腳。
宋代:
蘇軾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里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裡閑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