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
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宋代。蘇頌。 初從童丱祝千春,俄見騫騰祝更頻。已喜吏資能可問,又嘉文筆速如神。室堂宜念承先構(gòu),鄉(xiāng)里須教號善人。我待兒曹上霄漢,便歸林下岸仙巾。
[宋代]:蘇頌
初從童丱祝千春,俄見騫騰祝更頻。
已喜吏資能可問,又嘉文筆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構(gòu),鄉(xiāng)里須教號善人。
我待兒曹上霄漢,便歸林下岸仙巾。
初從童丱祝千春,俄見騫騰祝更頻。
已喜吏資能可問,又嘉文筆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構(gòu),鄉(xiāng)裡須教號善人。
我待兒曹上霄漢,便歸林下岸仙巾。
唐代·蘇頌的簡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quán)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wèi)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于律歷提舉研制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為相務(wù)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后罷知揚州,徙河南。紹圣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jīng)》。
...〔
? 蘇頌的詩(335篇) 〕
宋代:
錢聞詩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宋代:
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遊集,不許桃源過客迷。
:
聶紺弩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圣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
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少女玩過又賜死,居然多情聖天子。長生殿同長恨歌,不及華清一勺水。
華清池水今尚溫,書已封建鬼道理。我見華清感更深,中有馬嵬陳玄禮。
: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