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桐廬邑二首
過桐廬邑二首。宋代。張景脩。 隱君無姓字,何代至今存。數里山為宅,兩株桐是孫。人煙半峰碧,溪水帶潮渾。多少來游客,茫茫蹋藥根。
[宋代]:張景脩
隱君無姓字,何代至今存。
數里山為宅,兩株桐是孫。
人煙半峰碧,溪水帶潮渾。
多少來游客,茫茫蹋藥根。
隱君無姓字,何代至今存。
數裡山為宅,兩株桐是孫。
人煙半峰碧,溪水帶潮渾。
多少來遊客,茫茫蹋藥根。
唐代·張景脩的簡介
張景脩,字敏叔,常州(今屬江蘇)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進士。神宗元豐末知饒州浮梁縣(《石林詩話》卷中)。后兩為憲漕,五典郡符,歷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終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有《張祠部集》,已佚。事見《中吳紀聞》卷三。今錄詩二十七首。
...〔
? 張景脩的詩(26篇) 〕
明代:
曾曰唯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杏雨香春江,柳花上行李。立馬一書生,感時涕江涘。
握手訪中原,茫茫不可視。今上古武丁,鼎鐺缺雙耳。
明代:
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游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
溪邊網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遊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宋代:
王安石
只愁風雨劫春回,怕見枝頭爛熳開。
野鳥不知人意緒,啄教零亂點蒼苔。
隻愁風雨劫春回,怕見枝頭爛熳開。
野鳥不知人意緒,啄教零亂點蒼苔。
:
弘歷
宿靄輕陰蘊釀晴,紫瀾不作日華晶。御園縱是遲燈火,已聽煙村豳吹聲。
宿靄輕陰蘊釀晴,紫瀾不作日華晶。禦園縱是遲燈火,已聽煙村豳吹聲。
明代:
陳鎰
與客攜壺夜泛舟,水光不動月光浮。洞簫吹徹湖山靜,應似坡仙赤壁游。
與客攜壺夜泛舟,水光不動月光浮。洞簫吹徹湖山靜,應似坡仙赤壁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