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七夕和劉隨如)
永遇樂(七夕和劉隨如)。宋代。趙以夫。 云雁將秋,露螢照夜,涼透窗戶。星網珠疏,月奩金小,清絕無點暑。天孫河鼓,東西相望,隱隱光流華渚。妝樓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兒癡女。金針暗度,珠絲密結,便有系人心處。經歲離思,霎時歡愛,愁緒空萬縷。人間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錦箋囑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黃鶴去。
[宋代]:趙以夫
云雁將秋,露螢照夜,涼透窗戶。星網珠疏,月奩金小,清絕無點暑。天孫河鼓,東西相望,隱隱光流華渚。妝樓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兒癡女。
金針暗度,珠絲密結,便有系人心處。經歲離思,霎時歡愛,愁緒空萬縷。人間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錦箋囑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黃鶴去。
雲雁將秋,露螢照夜,涼透窗戶。星網珠疏,月奩金小,清絕無點暑。天孫河鼓,東西相望,隱隱光流華渚。妝樓上,青瓜玉果,多少騃兒癡女。
金針暗度,珠絲密結,便有系人心處。經歲離思,霎時歡愛,愁緒空萬縷。人間天上,一般情味,枉了錦箋囑付。又何似,吹笙仙子,跨黃鶴去。
唐代·趙以夫的簡介
趙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號虛齋。居長樂(今屬福建)。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知監利縣。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樞密都丞旨兼國史院編修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二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復除樞密都承旨(《寶慶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撫年表》卷上)。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寶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虛齋資政趙公神道碑》。
...〔
? 趙以夫的詩(90篇) 〕
明代:
劉基
紅樹傷心夕照前,漫山映水為誰妍。樹當搖落人尤惜,人自憂愁樹不憐。
九譯未通青鳥使,四郊猶漲綠林煙。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棲橧擬晏眠。
紅樹傷心夕照前,漫山映水為誰妍。樹當搖落人尤惜,人自憂愁樹不憐。
九譯未通青鳥使,四郊猶漲綠林煙。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棲橧擬晏眠。
宋代:
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雪著溪山澹複濃,行舟疑在玉壺中。雲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歎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宋代:
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後蔬。
清代:
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
暮隨白雲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