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韻十六首
七言四韻十六首。宋代。張伯端。 不求大道出迷涂,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試問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
[宋代]:張伯端
不求大道出迷涂,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
試問堆金等山岳,無常買得不來無。
不求大道出迷塗,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隻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悴枯。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唐代·張伯端的簡介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張伯端的詩(95篇) 〕
唐代:
高蟾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將金玉為風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將金玉為風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
常國武
蒼蒼蟠虬龍,亭亭張華蓋。空谷生虛風,清泠發天籟。
遠囂人不知,寂寞塵境外。瞻彼迎客松,搔首弄姿態。
蒼蒼蟠虬龍,亭亭張華蓋。空谷生虛風,清泠發天籟。
遠囂人不知,寂寞塵境外。瞻彼迎客松,搔首弄姿態。
:
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蔔吉,昌瑞萬年基。
明代:
李攀龍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
明代:
魏觀
層阿遞流云,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復。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云暮,離思泫盈掬。
層阿遞流雲,繁樹散初旭。之子送我來,我送之子複。
既上辰州船,猶聞武陵曲。江空歲雲暮,離思泫盈掬。
明代:
王虞鳳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
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
新興蛾髻如盂。插金鵝。點點薔薇香露、沁牙梳。
勻面罷,呼女伴,坐氍歈。又向綠窗深處、賭樗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