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 其四
偈四首 其四。宋代。釋思慧。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絕學(xué)無為,坐消日月。凡前易脫,圣解難忘。但有纖毫,皆成滲漏??芍袨榈?,似地?fù)羯健?yīng)物顯形,如驢覷井??v無計較,途轍已成。若論相應(yīng),轉(zhuǎn)沒交涉。勉諸仁者,莫錯用心。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宋代]:釋思慧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絕學(xué)無為,坐消日月。凡前易脫,圣解難忘。
但有纖毫,皆成滲漏??芍袨榈溃频?fù)羯?。?yīng)物顯形,如驢覷井。
縱無計較,途轍已成。若論相應(yīng),轉(zhuǎn)沒交涉。勉諸仁者,莫錯用心。
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絕學(xué)無為,坐消日月。凡前易脫,聖解難忘。
但有纖毫,皆成滲漏。可中為道,似地?fù)羯?。?yīng)物顯形,如驢覷井。
縱無計較,途轍已成。若論相應(yīng),轉(zhuǎn)沒交涉。勉諸仁者,莫錯用心。
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唐代·釋思慧的簡介
釋思慧(一○七一~一一四五),號妙湛,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俞。首見法云大通善本禪師,即與染削。次竟真凈,終歸禮大通。出住霅川道場法席,繼徒徑山凈慈寺。詔居京師智海寺,又移補顯親、黃蘗,終住福州雪峰寺。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大通善本禪師法嗣。高宗紹興十五年卒,年七十五?!都翁┢諢翡洝肪戆?,《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今錄詩十二首。
...〔
? 釋思慧的詩(10篇) 〕
:
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雲(yún)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yīng)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宋代:
郭祥正
暑雨收殘候,秋云結(jié)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凈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暑雨收殘候,秋雲(yún)結(jié)薄陰。山光翠兼紫,水影淨(jìng)還深。
竹密群鴉入,天空一雁沈。興來搔白首,衰颯愧儒林。
:
歐大任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后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會稽人去謝浮名,曾著貂裘采藥行。醉後騎牛吹短笛,西林今聽兩三聲。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yuǎn)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yuǎn)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宋代:
許及之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借得漁鄉(xiāng)住,蟾光忽滿輪。金波隨短棹,銀漢有通津。
幾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詩人。
明代:
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jīng)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yù)遣荔生能應(yīng)節(jié),即防柳弱欲偷春。應(yīng)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jīng)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yù)遣荔生能應(yīng)節(jié),即防柳弱欲偷春。應(yīng)知晴日無雲(yún)物,肅望分明見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