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擬古。宋代。蘇泂。 曾城上岧峣,樓觀切星辰。其下視九州,我行屢秋春。道逢兮美人,遺我芳蘭蓀。蘭蓀不可佩,飲水代朝餐。仰看雙飛燕,起勢何翩翩。顏淵稱賢者,樂在簞瓢間。美人舍我去,此去何時還。怞怞思徒抽,惻惻聲孰聞。
[宋代]:蘇泂
曾城上岧峣,樓觀切星辰。
其下視九州,我行屢秋春。
道逢兮美人,遺我芳蘭蓀。
蘭蓀不可佩,飲水代朝餐。
仰看雙飛燕,起勢何翩翩。
顏淵稱賢者,樂在簞瓢間。
美人舍我去,此去何時還。
怞怞思徒抽,惻惻聲孰聞。
曾城上岧峣,樓觀切星辰。
其下視九州,我行屢秋春。
道逢兮美人,遺我芳蘭蓀。
蘭蓀不可佩,飲水代朝餐。
仰看雙飛燕,起勢何翩翩。
顔淵稱賢者,樂在簞瓢間。
美人舍我去,此去何時還。
怞怞思徒抽,惻惻聲孰聞。
唐代·蘇泂的簡介
蘇泂(一一七○~?)(與趙師秀同齡,生年參《文學遺產》一九八三年四期《趙師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頌四世孫。生平事跡史籍失載,從本集詩篇可知,早年隨祖師德宦游成都,曾任過短期朝官,在荊湖、金陵等地作幕賓,身經寧宗開禧初的北征。曾從陸游學詩,與當時著名詩人辛棄疾、劉過、王楠、趙師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齋集》十二卷、《泠然齋詩馀》一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泠然齋詩集》八卷。
...〔
? 蘇泂的詩(397篇) 〕
近代:
許南英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
捫腹依然呼負負,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
捫腹依然呼負負,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明代:
石寶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云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靄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雲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
金鑒才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瀟湘風雨不勝悲。
明代:
王廷相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省垣梧竹抱幽虛,吏散蕭然似隱居。風冷池亭猶岸幘,日斜窗幾有攤書。
身依明主忻難遇,官佐戎機愧自疏。有美東曹稱獨步,腐儒何幸接簪裾。
元代:
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