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讀書山用陶詩露凄暄風息氣清天曠明為韻賦十詩 其三
九日讀書山用陶詩露凄暄風息氣清天曠明為韻賦十詩 其三。金朝。元好問。 宇宙有此山,閱世過鳥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寧復(fù)識。茲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謝留俊筆。并數(shù)孟與桓,此外誰記憶。人生百年內(nèi),踏地皆陳跡。獨惟我輩人,興懷念今昔。山林與泉壤,自古長太息。
宇宙有此山,閱世過鳥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寧復(fù)識。
茲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謝留俊筆。
并數(shù)孟與桓,此外誰記憶。人生百年內(nèi),踏地皆陳跡。
獨惟我輩人,興懷念今昔。山林與泉壤,自古長太息。
元好問簡介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猜你喜歡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憶昔自京至關(guān)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
: 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