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志行赴閩海照磨效其體
送楊志行赴閩海照磨效其體。元代。吳澄。 負痾出京華,息擔憩江介。解后玉雪姿,乘陵塵囂外。嘉名昔屢聞,良覿今一快。談諧每欣豫,晨夕數期會。藉此慰羈孤,胡然倏離背。天書下司臬,海嶠備寮寀。陽烏方赫曦,驛騎促徂邁。去矣君弗留,懷哉我奚賴。
[元代]:吳澄
負痾出京華,息擔憩江介。解后玉雪姿,乘陵塵囂外。
嘉名昔屢聞,良覿今一快。談諧每欣豫,晨夕數期會。
藉此慰羈孤,胡然倏離背。天書下司臬,海嶠備寮寀。
陽烏方赫曦,驛騎促徂邁。去矣君弗留,懷哉我奚賴。
負痾出京華,息擔憩江介。解後玉雪姿,乘陵塵囂外。
嘉名昔屢聞,良覿今一快。談諧每欣豫,晨夕數期會。
藉此慰羈孤,胡然倏離背。天書下司臬,海嶠備寮寀。
陽烏方赫曦,驛騎促徂邁。去矣君弗留,懷哉我奚賴。
唐代·吳澄的簡介
吳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學者稱草廬先生,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縣)人。平生著作有《吳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禮記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書纂言》4卷、《儀禮逸經傳》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經定本》1卷、《道德真經注》4卷等并行于世。吳澄是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與當世經學大師許衡齊名,并稱為“北許南吳”,以其畢生精力為元朝儒學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 吳澄的詩(99篇) 〕
清代:
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人靜黃昏後,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
劉摰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琳宮仙老鬢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
明代:
王世貞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祖道春明三載強,宛如蘇李賦河梁。君應食酒談廷尉,我但登臨憶侍郎。
一棹不妨衣帶水,九秋誰拂蒯緱霜。祗園處處堪題石,莫遣青山負舉觴。
:
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不見夏亦寒。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蓿灰娤囊嗪?。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宋代: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