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
瑞鶴仙。近代。王季思。 濕紅烘曉日,正玉樓人去,鶯啼春寂。垂楊萬絲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傷時怨別,漸倦了江郎賦筆。乍蟲泥輕落書眉,暗省十年陳跡。還憶重門掩雨,小閣聽風,舊家寒食。西泠咫尺,悵望處,亂云黑。甚今朝卻放新晴天色,煙斂桃林歷歷。待提壺自賞芳華,暗愁又集。
[近代]:王季思
濕紅烘曉日,正玉樓人去,鶯啼春寂。垂楊萬絲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
傷時怨別,漸倦了江郎賦筆。乍蟲泥輕落書眉,暗省十年陳跡。
還憶重門掩雨,小閣聽風,舊家寒食。西泠咫尺,悵望處,亂云黑。
甚今朝卻放新晴天色,煙斂桃林歷歷。待提壺自賞芳華,暗愁又集。
濕紅烘曉日,正玉樓人去,鶯啼春寂。垂楊萬絲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
傷時怨別,漸倦了江郎賦筆。乍蟲泥輕落書眉,暗省十年陳跡。
還憶重門掩雨,小閣聽風,舊家寒食。西泠咫尺,悵望處,亂雲黑。
甚今朝卻放新晴天色,煙斂桃林曆曆。待提壺自賞芳華,暗愁又集。
唐代·王季思的簡介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 王季思的詩(112篇) 〕
:
錢之江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
明代:
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明代:
程敏政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復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冬青之木郁蔥蔥,日落水流西複東。
歲歲年年人不同,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清代:
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
暮隨白雲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