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朝漢臺
登朝漢臺。明代。鄭用淵。 粵臺朝漢接青霄,北望長安萬里遙。山控石門通海國,水環珠浦涌江潮。風傳鼓角煙氛凈,云捲旌旗瘴霧消。一統車書今日盛,擊壤何幸祝神堯。
[明代]:鄭用淵
粵臺朝漢接青霄,北望長安萬里遙。山控石門通海國,水環珠浦涌江潮。
風傳鼓角煙氛凈,云捲旌旗瘴霧消。一統車書今日盛,擊壤何幸祝神堯。
粵臺朝漢接青霄,北望長安萬裡遙。山控石門通海國,水環珠浦湧江潮。
風傳鼓角煙氛淨,雲捲旌旗瘴霧消。一統車書今日盛,擊壤何幸祝神堯。
唐代·鄭用淵的簡介
鄭用淵,順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舉人。官松江府通判。事見清康熙《順德縣志》卷五。
...〔
? 鄭用淵的詩(9篇) 〕
明代:
楊士奇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君恩養不才。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君恩養不才。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
熊東遨
一路溪聲繞。進山來、涼生暑斂,雨遲風悄。未識何人研水墨,畫出云山初稿。
更添個、蓑衣漁佬。穩坐石磯三千載,自無言、守到崖松老。
一路溪聲繞。進山來、涼生暑斂,雨遲風悄。未識何人研水墨,畫出雲山初稿。
更添個、蓑衣漁佬。穩坐石磯三千載,自無言、守到崖松老。
元代:
許有壬
兩廳形跡馬牛風,盡日相望杳靄中。恰似蓬山三萬里,懷人何處覓詩筒。
兩廳形跡馬牛風,盡日相望杳靄中。恰似蓬山三萬裡,懷人何處覓詩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