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釋今無的詩 >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八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八
和吳采臣糧憲春日偕兩令君令甥及諸公過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八。明代。釋今無。 城頭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團萬頃寬。僧入定時忘寵辱,客來云際見芝蘭。秋荷香老堪為紉,翠柏苗枯可當飧。擬作一篇招隱賦,武陵無路覓溪難。
[明代]:釋今無
城頭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團萬頃寬。僧入定時忘寵辱,客來云際見芝蘭。
秋荷香老堪為紉,翠柏苗枯可當飧。擬作一篇招隱賦,武陵無路覓溪難。
城頭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團萬頃寬。僧入定時忘寵辱,客來雲際見芝蘭。
秋荷香老堪為紉,翠柏苗枯可當飧。擬作一篇招隱賦,武陵無路覓溪難。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近代:
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雲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元代:
楊允孚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禦道聲聲駝鼓來。
明代:
許炯
霄漢懸冰鏡,玲瓏照錦城。秋飆涼似洗,梧葉落無聲。
綺席流輝濕,金波碎影明。玉關今夕望,惆悵故鄉情。
霄漢懸冰鏡,玲瓏照錦城。秋飆涼似洗,梧葉落無聲。
綺席流輝濕,金波碎影明。玉關今夕望,惆悵故鄉情。
唐代:
白居易
露墜萎花槿,風吹敗葉荷。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
芳歲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猶應不如醉,試遣喚笙歌。
露墜萎花槿,風吹敗葉荷。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
芳歲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猶應不如醉,試遣喚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