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玲瓏巖始興班明府贈予腳力 其一
游玲瓏巖始興班明府贈予腳力 其一。明代。釋今無。 鐫得驪珠九曲明,瑤臺疊疊向人清。鼓鐘自發云根響,獅象齊驅藥力輕。名勝未須誇泰岱,巖巒恰好稱山城??统顭o處消煩暑,今日因君挾纊行。
[明代]:釋今無
鐫得驪珠九曲明,瑤臺疊疊向人清。鼓鐘自發云根響,獅象齊驅藥力輕。
名勝未須誇泰岱,巖巒恰好稱山城。客愁無處消煩暑,今日因君挾纊行。
鐫得驪珠九曲明,瑤臺疊疊向人清。鼓鐘自發雲根響,獅象齊驅藥力輕。
名勝未須誇泰岱,巖巒恰好稱山城。客愁無處消煩暑,今日因君挾纊行。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明代:
陳是集
豈為冬砂學駐顏,樊籠脫卻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種,膝下蘭芽繼舞斑。
三益齋成敦夙好,八箴書就付名山。欲將型典推先哲,咫尺龍門自可攀。
豈為冬砂學駐顔,樊籠脫卻已神閒。庭前汗血非凡種,膝下蘭芽繼舞斑。
三益齋成敦夙好,八箴書就付名山。欲將型典推先哲,咫尺龍門自可攀。
:
倪岳
宗家燈火帝城西,閩海親勞客遠攜。五色云霞籠薄霧,兩輪日月貫晴霓。
魚龍照眼春猶蟄,燕雀迎人夜不棲。一笑相逢成四美,興來聊與醉分題。
宗家燈火帝城西,閩海親勞客遠攜。五色雲霞籠薄霧,兩輪日月貫晴霓。
魚龍照眼春猶蟄,燕雀迎人夜不棲。一笑相逢成四美,興來聊與醉分題。
宋代:
度正
隴西公府俱名勝,元獻曾孫號最賢。
玉陛新題翻墨榜,金門舊事付青氈。
隴西公府俱名勝,元獻曾孫號最賢。
玉陛新題翻墨榜,金門舊事付青氈。
明代:
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裡,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宋代:
陳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河流曲折二十裡,過了黃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須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