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婦生朝李_·□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
水調歌頭(婦生朝李_·□同其女載酒為壽用韻謝之)。宋代。魏了翁。 曾向君王說,臣愿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后作斯游。晚風清,初暑漲,暮云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宋代]:魏了翁
曾向君王說,臣愿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后作斯游。
晚風清,初暑漲,暮云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曾向君王說,臣願守嘉州。風流別乘初屆,元在越王樓。湖上龜魚何事,橋上雁犀誰使,爭挽海山舟。便遣舊姻婭,解後作斯遊。
晚風清,初暑漲,暮雲收。公堂高會,恍疑仙女下羅浮。好是中郎有女,況是史君有婦,同對藕花洲。擬把鶴山月,換卻鑒湖秋。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元代:
王冕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云,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云夢吞滄溟。
江南野人毛發古,騎牛讀書無一侶。白眼遙看泰華雲,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雲夢吞滄溟。
宋代:
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禪老幽棲地,雲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
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宋代:
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隻作窗前竹葉間。
:
郊廟朝會歌辭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云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備成熙事,虛徐翠楹。神保聿歸,雲車夙征。鑒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宋代:
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
明代:
胡應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
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
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