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蘇友燕
次答蘇友燕。清代。陳恭尹。 老來常善忘,秋病復頻年。筆有千墳禿,胸無一字全。嘉賓淮海俊,新句夜珠懸。未遂投桃報,長江竟放船。
[清代]:陳恭尹
老來常善忘,秋病復頻年。筆有千墳禿,胸無一字全。
嘉賓淮海俊,新句夜珠懸。未遂投桃報,長江竟放船。
老來常善忘,秋病複頻年。筆有千墳禿,胸無一字全。
嘉賓淮海俊,新句夜珠懸。未遂投桃報,長江竟放船。
唐代·陳恭尹的簡介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
? 陳恭尹的詩(1197篇) 〕
: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
清代:
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
明代:
區元晉
祝融尸職待行云,亢陽遍野驕如焚。泉乾斷澗青苗槁,日永黃塵白晝昏。
古來祈禱先六事,天遠憑誰達帝閽。君不見十風五雨谷穰穰,粒米狼戾輸太倉。
祝融屍職待行雲,亢陽遍野驕如焚。泉乾斷澗青苗槁,日永黃塵白晝昏。
古來祈禱先六事,天遠憑誰達帝閽。君不見十風五雨谷穰穰,粒米狼戾輸太倉。
清代:
袁樹
客與舟俱駐,山沈日又昏。水寒星到底,江近月當門。
風色占旗角,潮生辨岸痕。回看南翥雁,遠影過前村。
客與舟俱駐,山沈日又昏。水寒星到底,江近月當門。
風色占旗角,潮生辨岸痕。回看南翥雁,遠影過前村。
唐代:
李嶠
神龍見像日,仙鳳養雛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對月圓。
作新金篋里,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孫慶,還參祝壽篇。
神龍見像日,仙鳳養雛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對月圓。
作新金篋裡,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孫慶,還參祝壽篇。
:
潘升
天南奇氣鐘此老,眇視人間冕有蟬。去曲江張半千里,繼清獻趙作三賢。
山高水遠今猶昔,屋舊祠新人亦天。扶植每難冰雪后,寒花從此再鮮妍。
天南奇氣鐘此老,眇視人間冕有蟬。去曲江張半千裡,繼清獻趙作三賢。
山高水遠今猶昔,屋舊祠新人亦天。扶植每難冰雪後,寒花從此再鮮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