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溫夏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例子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群山,人喜從天降。宮闕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陳毅《蝶戀花 訪問亞洲三國(一)》詞)
基礎信息
拼音dōng wēn xià qìng
注音ㄉㄨㄥ ㄨㄣ ㄒ一ㄚˋ ㄑ一ㄥˋ
繁體冬溫夏凊
感情冬溫夏凊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補語;指冬暖夏涼。
近義詞冬溫夏清
英語keep the parent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身無分文(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云天霧地(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冬溫夏凊的意思解釋、冬溫夏凊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憂喜交集 |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散言碎語 | 猶言閑言碎語。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裊裊婷婷 | 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