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則勿憚改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過:過錯,過失;憚:怕。有了過錯,就不要怕去改正。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主忠信……過則勿憚改。”
例子謝覺哉《反省》:“前者躲避現實,有點‘明哲保身’的味道;后者也還看不見‘過則勿憚改’的勇氣。”
基礎信息
拼音guò zé wù dàn gǎi
注音ㄍㄨㄛˋ ㄗㄜˊ ㄨˋ ㄉㄢˋ ㄍㄞˇ
繁體過則勿憚改
感情過則勿憚改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英語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Never too late to repen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挑三揀四(意思解釋)
- 噓寒問暖(意思解釋)
- 節用裕民(意思解釋)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志(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過則勿憚改的意思解釋、過則勿憚改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草衣木食 | 木:樹。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衣食簡單,生活清苦。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別人的歡心。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趕盡殺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