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懿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
出處清 方苞《先母行略》:“幾二十年,每作,晝夜語不休,然皆幼所聞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時事,無涉鄙倍者。”
例子這部書叫《帝鑒圖說》,出于明朝張居正的手筆,輯錄歷代賢主的嘉言懿行。(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iā yán yì xíng
注音ㄐ一ㄚ 一ㄢˊ 一ˋ ㄒ一ㄥˊ
正音“懿”,不能讀作“zī”;“行”,不能讀作“háng”。
感情嘉言懿行是褒義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有益的言論和高尚的行為。
辨形“嘉”,不能寫作“佳”;“懿”,不能寫作“義”。
近義詞瑰意琦行
反義詞為非作歹、污言穢行
英語fine words and lofty dee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交淺言深(意思解釋)
- 快馬加鞭(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丑聲遠播(意思解釋)
- 綽有余裕(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學(xué)而時習(xí)之(意思解釋)
- 風(fēng)流才子(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安于現(xiàn)狀(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經(jīng)史百子(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嘉言懿行的意思解釋、嘉言懿行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反復(fù)無常 | 反復(fù);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tài)。經(jīng)常變化沒有穩(wěn)定的狀態(tài)。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
無妄之災(zāi)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zāi)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xiāng)。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丑聲遠播 |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土木形骸 | 形?。褐溉说男误w。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顧影弄姿 | 顧影:看著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種姿態(tài)。對著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種姿態(tài)。形容賣弄身形,自我欣賞。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鴻儒碩學(xué) | 鴻儒:大儒;碩學(xué):有很多學(xué)問的人。泛指學(xué)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xué)者。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結(jié)纓伏劍 | 結(jié)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jié)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jié)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nèi)容。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jié)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