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將軍篆書拓本歌(即忠襄公闕也)
余將軍篆書拓本歌(即忠襄公闕也)。明代。張羽。 余將軍,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賊船如云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孤軍六年二百戰,王師不來城自存。無兵猶足戰,無食安可支?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士饑。力盡矢竭將奚為?倉皇絺舌罵不已。義士千人同日死,只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將軍持節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時臨得之。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明代]:張羽
余將軍,守舒州。
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
賊船如云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
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
孤軍六年二百戰,王師不來城自存。
無兵猶足戰,無食安可支?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
士饑。
力盡矢竭將奚為?倉皇絺舌罵不已。
義士千人同日死,只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
將軍持節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
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時臨得之。
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
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
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餘將軍,守舒州。
舒州之城大如礪,長江西來繞城流。
賊船如雲壓城破,將軍提劍城頭坐。
劍未動,虜已奔,鯨鯢蔽江江為渾。
孤軍六年二百戰,王師不來城自存。
無兵猶足戰,無食安可支?豈無愛妾與愛馬,殺之不解壯
士饑。
力盡矢竭將奚為?倉皇絺舌罵不已。
義士千人同日死,隻今還有盡忠池,碧血清泠化為水。
將軍持節東州時,作此篆書形崛奇。
妙墨已隨神物化,好事當時臨得之。
雖非其真意獨在,垂金屈玉蟠蛟螭。
我拜重是忠臣跡,秦相雖古其人非。
嗚呼!將軍此書配者誰?請君摩取浯溪石上中興碑。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宋代:
曾鞏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余收白蕈,客樽秋后對紅英。
遠民歌舞戴升平,碧閣朱樓照眼明。
鄉饌雨餘收白蕈,客樽秋後對紅英。
清代:
戴亨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
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唐代:
龔詡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尸暴骨處處有,束薪斗粟家家無。
只緣后政異前政,致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疫癘饑荒相繼作,鄉民千萬死無辜。浮屍暴骨處處有,束薪鬥粟家家無。
隻緣後政異前政,緻得今吳非昔吳。寄語長民當自責,莫將天數厚相誣。
宋代:
潘牥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宋代:
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