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方以常雨霽見寄
答方以常雨霽見寄。明代。張羽。 余方臥閑館,子亦辭公門。豈惟名跡同,中有素心存。昨莫枉高駕,飄飖寒雨繁。觴酌未云洽,煙郭遽成昏。乖曠積經宿,已復長憂煩。晨興束方翰,知子憩幽園。庭陰綠始遍,時夏鳥無喧。感物心獨悟,思與靜者論。被時想清景,欲往阻修轅。申章酬佳貺,寂寞已忘言。
[明代]:張羽
余方臥閑館,子亦辭公門。豈惟名跡同,中有素心存。
昨莫枉高駕,飄飖寒雨繁。觴酌未云洽,煙郭遽成昏。
乖曠積經宿,已復長憂煩。晨興束方翰,知子憩幽園。
庭陰綠始遍,時夏鳥無喧。感物心獨悟,思與靜者論。
被時想清景,欲往阻修轅。申章酬佳貺,寂寞已忘言。
餘方臥閑館,子亦辭公門。豈惟名跡同,中有素心存。
昨莫枉高駕,飄飖寒雨繁。觴酌未雲洽,煙郭遽成昏。
乖曠積經宿,已複長憂煩。晨興束方翰,知子憩幽園。
庭陰綠始遍,時夏鳥無喧。感物心獨悟,思與靜者論。
被時想清景,欲往阻修轅。申章酬佳貺,寂寞已忘言。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
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
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明代:
唐順之
傳魁之世久知名,君作師儒更有聲。巳道江東桃李遍,春風還被魯諸生。
傳魁之世久知名,君作師儒更有聲。巳道江東桃李遍,春風還被魯諸生。
明代:
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
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
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
清代:
孫蕙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湧峰頭看落暉。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雲煙任是非。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