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歸
南歸。唐代。張籍。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寧。行車未及家,天外非盡程。骨肉待我歡,鄉里望我榮。豈知東與西,憔悴竟無成。人言苦夜長,窮者不念明。懼離其寢寐,百憂傷性靈。世道多險薄,相勸畢中誠。遠游無知音,不如商賈行。達人有常志,愚夫勞所營。舊山行去遠,言歸樂此生。
[唐代]:張籍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寧。行車未及家,天外非盡程。
骨肉待我歡,鄉里望我榮。豈知東與西,憔悴竟無成。
人言苦夜長,窮者不念明。懼離其寢寐,百憂傷性靈。
世道多險薄,相勸畢中誠。遠游無知音,不如商賈行。
達人有常志,愚夫勞所營。舊山行去遠,言歸樂此生。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甯。行車未及家,天外非盡程。
骨肉待我歡,鄉裡望我榮。豈知東與西,憔悴竟無成。
人言苦夜長,窮者不念明。懼離其寢寐,百憂傷性靈。
世道多險薄,相勸畢中誠。遠遊無知音,不如商賈行。
達人有常志,愚夫勞所營。舊山行去遠,言歸樂此生。
唐代·張籍的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 張籍的詩(387篇) 〕
明代:
何景明
古人歌舞地,今日幾豪華。世事那能定,吾生詎有涯。
秋蟲不去戶,寒雁各依沙。獨少高陽侶,時時過酒家。
古人歌舞地,今日幾豪華。世事那能定,吾生詎有涯。
秋蟲不去戶,寒雁各依沙。獨少高陽侶,時時過酒家。
宋代:
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ㄩ_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明代:
顧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遊。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
王九思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愿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秋風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轉哀。貝錦有言?巷伯,黃金無夢到燕臺。
土階步月青藜杖,草閣看花濁酒杯。垂老光陰吾願足,補天自有出群才。
明代:
鄭岳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墻。
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
千卷儲書作墨莊,夢隨春草到池塘。涓涓碧井分仙社,面面青峰隔女牆。
丹桂燕山多異種,金砂樵谷有遺方。接?倒著閒臨水,照見?鬖發影長。
:
錢之江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
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
翳其性之慎獨兮,托其根在空谷兮。帝命專于南服兮,不與春榮相逐兮。
眇幽懷之誰陳兮,江離杜若與鄰兮。湘累之佩可紉兮,或全我之天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