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三首·其三
華清宮三首·其三。唐代。崔櫓。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唐代]:崔櫓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
紅葉下山寒寂寂,濕雲如夢雨如塵。
譯文
門上橫鎖著金鎖靜悄悄的沒有人,在渭水之濱只有落日和秋聲。
山頭紅葉也飄落到山下,帶來了寂靜的寒意,含雨的云浮游天際,云端飄落的雨絲。又像灰塵一般四處隨風飄散。
注釋
華清宮,唐朝行宮,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行樂處。
崔櫓:晚唐詩人。
水濱:靠近水的場所,岸邊。
起句點明空山宮殿,門戶閉鎖,悄然無人。以下三句,都就此生發,寫離宮荒涼寥落的景色。宮在渭水之濱,由于宮中悄然無人,故詩人經過,所見惟有落日,所聞惟有秋聲(指被秋風吹動的一切東西所發生的音響)。而山頭紅葉,也由于氣候的變冷,飄落到了山下,帶來了寂靜的寒意。“紅”與“落日”配色,“葉”與“秋聲”和聲。而夕陽西沉之后,卻又下起雨來。含雨的云浮游天際,象夢一般迷離,而云端飄落的雨絲,卻又象灰塵一般四處隨風飄散。繪聲繪色,極為逼真。
唐代·崔櫓的簡介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
? 崔櫓的詩(35篇) 〕
宋代:
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白鶴五通賢聖,瞥喜瞥嗔無定。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
明代:
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清代:
姚燮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覽凌群髦。
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愿胸久操。
我昔未遇君,先與君兄交。聞有弱冠弟,關覽淩群髦。
但視兄卓奇,知非人過褒。鄰郡面易謀,鄙願胸久操。
明代:
孫傳庭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靈鷲峰南半麓高,護持曾此荷宸褒。殘碑漫訝沈苔蘚,功德元逾銅瓦牢。
唐代:
李中
太皞御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
太皞禦氣,勾芒肇功。蒼龍青旗,爰候祥風。
律以和應,□以感通。鼎俎修蚃,時惟禮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