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
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唐代。李白。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唐代]:李白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
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
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沒。
愿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
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楚臣傷江楓,謝客拾海月。
懷沙去瀟湘,掛席泛溟渤。
蹇予訪前跡,獨往造窮發。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雲沒。
願言弄倒景,從此煉真骨。
華頂窺絕溟,蓬壺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綠芳歇。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譯文
屈原見江邊紅楓而悲吟,謝靈運想去拾海月。
屈原抱石沉下瀟湘,謝靈運掛帆遠渡大海。
時運蹇屈的我也想訪問前輩的足跡,獨自駛向茫茫大海的盡頭。
古人沒有機會再見,如同浮云一去不回。
我愿意玩弄海中倒景,從此修煉真骨金身。
登天臺華頂峰望斷蒼茫大海,窺探遠處蓬萊島的奧妙。
不知道歲月是如何消失,反覺得綠樹紅花早衰。
也不再有釣鰲的心事,也不想當官的事兒。
注釋
⑴《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王逸注:“言湛湛江水,浸潤楓木,使之茂盛,傷己不蒙君惠而身放棄,曾不若樹木得其所也。”
⑵《宋書》:謝靈運,小字客兒,故詩人多稱為謝客。其《游赤石進帆海》詩有云:“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李善注:《臨海水土物志》云:海月,大如鏡,色白正圓,常生海邊,其尖柱如搔頭大。《本草》:陳藏器曰:海月,蛤類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
⑶《史記》:屈原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⑷溟渤,海也。
⑸《楚辭》:“蹇誰留兮中洲。”王逸注:“蹇,辭也。”
⑹《莊子》:“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⑺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李善注:《游天臺山賦》曰“或倒景于重溟”,王彪之《游仙侍》曰“遠游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萊蔭倒景,昆侖罩層城”,并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⑻《方輿勝覽》,華頂峰,在天臺縣東北六十里。蓋天臺第八重最高處,高一萬丈。絕頂東望滄海,俗名望海尖。草木薰郁,殆非人世。孫綽所謂“陟降信宿,迄乎仙都”是也。絕冥,遠海也。
⑼《十洲記》:“蓬壺,蓬萊也。”《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呂向注:“超忽,遠貌。”
⑽《淮南子》:“身處江湖之上,而神游魏闕之下。”高誘注:“魏闕,王者門外闕也,所以用懸教民之書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宋代:
陸文圭
杜康橋下水如傾,九里罔頭路轉城。
風雨小樓清夢遠,山河古道風人行。
杜康橋下水如傾,九裡罔頭路轉城。
風雨小樓清夢遠,山河古道風人行。
清代:
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元代:
宋褧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云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僻地開三徑,荒山住一翁。棲遲瞰澄澈,結搆倚蔥蘢。
畫檻穿黃蝶,芳塍散白豵。雲湫龍恍惚,月砌鶴氋氃。
:
黃節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
姚佳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零陵人物望中仙,石室兵書物外天。一路花光紅不息,九嶷山色郁相連。
瀟湘夜雨憐斑竹,巴蜀春風響杜鵑。翌日紫霞鋪碧水,浯溪行盡綠楊煙。
清代:
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雲遮,繡被香寒宮麝。隔牆聞響七香車,是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