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王守仁的詩 > 登大伾山詩

登大伾山詩

[明代]:王守仁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

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登大伾山詩鑒賞

  這是明代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王守仁早年的詩作,以至于在王守仁詩集中尋訪不到,然而《登大伾山》詩碑還矗立在大伾山頂禹王廟西側(cè),大字行楷,詩襯字,字映詩,顯得渾然一體,正可謂“翩翩然鳳翥而龍蟠”,清雋磅礴之氣撲面而來。書法勁拔,神采蒼秀,字里行間猶如黃河之水浪濤洶涌,觀后令人激動不已。他雖善書法,但正如明代書畫家徐渭所說:“古人論右軍(指王羲之)以書掩人,新建先生(指守仁)乃不然,以人掩其書。” 就是說,由于其他方面的名氣太大了,結(jié)果把他的善書之名掩蓋掉了。因此,《登大伾山詩》雖然是王守仁早年詩作,但是從書法價值和文學價值兩方面來看,不愧為“詩書雙璧”。

  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浚縣名宦王越死于甘州軍中。消息傳到北京后,皇上很傷心,特意輟朝一日以示哀悼。1499年,新科進士王守仁奉旨送王越靈柩回浚縣安葬。在此期間,王守仁曾慕大石佛之名到大伾山來拜謁。來到了大伾山。登山攬勝,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登大伾山詩》。寫詩的時間正如詩碑上落款是“己未仲秋朔”。這在《傳習錄》上還有演繹性的記載說“先生未第時嘗夢威寧伯遺以弓劍。是秋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墳,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時,暇即驅(qū)演‘八陣圖’。事竣,威寧家以金帛謝,不受;乃出威寧所佩寶劍為贈,適與夢符,遂受之。”看來,王陽明登第之前已經(jīng)和王越神交久矣,夢中贈劍,一個軍事家剛剛逝去,另一個年輕軍事家隨即登場,這是大明王朝不幸中之千載幸事。

  《登大伾山詩》為七言律詩。首聯(lián)“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不蔓不枝,直奔主題,即點明了登山之意,又用洗練簡潔的筆法描寫了登大伾山的初步感受。年輕的陽明先生,在公務(wù)之余,也許對大伾山這座“禹貢”名山向往已久,正所謂“高山仰之,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而今有了機會,于是天剛拂曉,詩人就和二三友人朝大伾山迤邐而來。據(jù)《水滸傳》作者描述,古時候的大伾山方圓很廣,古木參天,是一個幽僻的隱居之處,因此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穿云破霧,大有游仙的感覺,只是遠遠望見縈繞在乳白色晨霧中的黛綠的山巒,感覺很近,走起來卻很遠。這對抱著極大興趣和幻想的詩人來說,反而更有誘惑力,于是一個“披”字用的好,不僅在煙霧中穿行,還有披荊斬棘努力前行的精神。山中寺廟的悠揚鐘聲從遠處傳來,也許還有悠揚梵唄傳來,鐘聲而形容為“疏”,可謂神來之筆,以動襯靜,動靜有致,使人覺得這深秋的大伾山幽靜深邃,寒意濃濃。這一聯(lián)寫煙寫樹,寫山寫人,寫聲音寫色彩,虛實相生,可謂納須彌于芥子,很有概括性。

  頷聯(lián)“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是詩人在山腰高處的遠眺,也許是熟悉山川地理的詩人的感慨和暢想。浚縣古稱黎陽,在明代有“賽江南”之稱,流傳的諺語說:“從南京到北京,都比不上浚縣城。”可見明朝時浚縣山下平疇千里“參差十萬人家”的富庶面貌。詩人了解歷史,不由得感慨:亙古長流的滔滔黃河雖然在宋代已經(jīng)改道,卻給黎陽留下肥沃的土地,這大自然的饋贈,是需要幾世幾年的修行才會降臨的福祉。風湍沙勢,沃野千年,包含著深沉的感慨和悠遠的懷古之情。南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此蓋馭文之首術(shù),謀篇之大端。”讀《登大伾山詩》的頷聯(lián)兩句,讀者不禁要和詩人一起神與物游,思接千載了。

  頸聯(lián)“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隨著晨霧的消散,旭日的東升,詩人一行涉溪跨澗,繼續(xù)興致勃勃地登山。大伾山山勢陡峭,巉巖遍布,可是也碧水潺湲。詩人看著清澈的溪水在層層疊疊的青石之間跳躍奔流,不禁覺得這好像一條巨龍盤亙在山腰,鱗光閃動,躍躍欲飛了呢。這時候,峰回路轉(zhuǎn),已經(jīng)到了山頂。大伾山山頂開闊平坦,簡直是佛祖布道的天然道場。更何況,大伾山東面有面東而坐俯瞰黃河古道的“鎮(zhèn)河將軍”大石佛,大石佛開鑿于五代后趙時期,是中國北方最早最大的石佛,可以說整個青山,半是巍然佛像,山的絕頂,已然所謂“佛頂”。這時候,朝陽噴薄而出,霞光萬道,沐浴著這神奇的山林,禮佛的虔誠神圣和江山壯麗的豪情油然升騰,在年輕的王守仁心頭翻滾。古人讀書,目的在于“修、齊、治、平”,致君堯舜,兼濟天下,做一番豐功偉績以便流傳千古彪炳史冊。作為年輕有為的新科進士,受君王厚愛和重托來為國之長城王越治喪 ,應(yīng)該感到無尚榮耀。登高懷遠,是中國古詩的永恒主題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詩人的傳統(tǒng)思維。詩人們每逢登高,大多要懷鄉(xiāng)思人,感念故國,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悲傷,更何況“秋,士悲也”,在這樣一個冷落的時節(jié),涌上詩人心頭,訴諸詩人筆下的更多的是悲慨。尾聯(lián)“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詩人已經(jīng)登山絕頂,這時候他并沒有翹首南望故鄉(xiāng),而翻滾的思緒,徑直奔向了遙遠的北京城。好像在那目之所及之處,五彩祥云籠罩的正是皇家宮闕,作為受命于天子而又不辱使命的欽差,他在這深秋季節(jié),在這九霄高處,眷念的是國家重托,思索的更多的是深沉的歷史。這兩句詩,還充溢著詩人對人生、對仕途的信心與激情。前句講,登上大伾山向北方遙望,似見五彩祥云正繚繞于皇宮之上,后一句則闡釋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人生哲理。王守仁寫作《登大伾山詩》時,正值氣盛志滿之時,眼前物,天外景,胸中意,無不誘發(fā)作者昂揚的斗志與飽滿的政治激情。

王守仁簡介

唐代·王守仁的簡介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shù)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 ? 王守仁的詩(375篇)

猜你喜歡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

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伍牧

元代張翥

苦戰(zhàn)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壞城兵氣黑,遺鏃血花紅。

故老談亡國,明時錄死忠。長吟一搔首,落日鳥呼風。

強酒

唐代白居易

若不坐禪銷妄想,即須行醉放狂歌。
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送趙升卿之韶幕

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

俎肉應(yīng)多味,虞韶不復(fù)聞。

時秋積雨霽

宋代毛直方

醞釀豐年付老農(nóng),挽回涼信報詩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紅。

舟次故里山下

明代何鞏道

望見家山未到家,客愁依舊滿天涯。青尊傾盡詩難寫,綠水流多鬢易華。

鶴避漁蓑過別浦,雨催秧鼓急平沙。村煙不似秦人隱,誰種桃溪十里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xxxx18|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免费|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日本一品道门免费高清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看试看20分钟 | free性video西欧极品|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a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国产美女91视频|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韩国免费一级片| 性XXXXBBBBXXXXX国产|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日本免费看片在线播放|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