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不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聞:聽。不問也不聽。形容對事情不關心,很冷淡。
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侍親養子。”
例子魯迅《三閑集·在鐘樓上》:“于是只好襲用仙傳的古法,裝聾作啞,置之不問不聞之列。”
基礎信息
拼音bù wèn bù wén
注音ㄅㄨˋ ㄨㄣˋ ㄅㄨˋ ㄨㄣˊ
繁體不問不聞
感情不問不聞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態度冷淡。
謎語聾子拜客
近義詞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反義詞滿腔熱忱
英語be indifferen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得意洋洋(意思解釋)
- 徑情直遂(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不問不聞的意思解釋、不問不聞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萬變不離其宗 |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珠聯璧合 | 珍珠聯成串;美玉合成雙。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 |
聲馳千里 | 馳:傳揚。名聲遠播。形容聲望很高。 |
翼翼飛鸞 | 指飛翔的樣子。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絕裾而去 |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
躍然紙上 | 躍然:跳躍;活躍的樣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樣;跳躍在紙面上。 |
鹿死誰手 | 鹿:獵取的對象。追鹿不知落入誰手。指政權不知落入誰人之手;后借指不知勝利歸屬何人。 |
伏法受誅 | 伏法:由于違法而受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
逆水行舟 | 逆著水流行船。比喻在前進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難;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
口耳并重 |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