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雕為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斫雕為樸”。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后漢書·皇后傳序》:“及光武中興,斫雕為樸,六宮稱號,唯皇后及貴人。”
例子斫雕為樸,亦尚故訓(xùn)求是之文而已。章炳麟《文學(xué)說例》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uó diāo wéi pǔ
注音ㄓㄨㄛˊ ㄉ一ㄠ ㄨㄟˊ ㄆㄨˇ
繁體斫鵰為樸
感情斫雕為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倒背如流(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識字知書(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沉魚落雁(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釋)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不擇手段(意思解釋)
- 蹊田奪牛(意思解釋)
※ 斫雕為樸的意思解釋、斫雕為樸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開朗;舉止瀟灑自然。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huán)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nèi)人。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縱橫開合 | 指操縱自如。同“縱橫開闔”。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fā)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角巾素服 | |
結(jié)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xiàn)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jīng)的人。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nèi)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fā)。形容不講究修飾。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nóng)業(yè)耕作技術(shù)。也作“火耨刀耕”。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藝術(shù)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xué)藝術(shù)。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結(jié)纓伏劍 | 結(jié)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