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yōu)美,富有余味,令人贊賞不己。倡,亦作“唱”。
出處《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例子《樂府詩集·周宗廟樂舞辭》:“一倡三嘆,朱弦之聲。”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繁體一倡三嘆
感情一倡三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用于音樂或詩歌。
近義詞一唱三嘆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斬釘截鐵(意思解釋)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釋)
- 苦中作樂(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有權(quán)有勢(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魚死網(wǎng)破(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穩(wěn)如泰山(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掛冠歸去(意思解釋)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釋)
- 一時無兩(意思解釋)
- 齜牙咧嘴(意思解釋)
- 將相之器(意思解釋)
- 體規(guī)畫圓(意思解釋)
- 黑燈瞎火(意思解釋)
※ 一倡三嘆的意思解釋、一倡三嘆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功虧一簣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 |
積不相能 | 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fù)得或人去而復(fù)回。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過五關(guān),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形神不全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diào)動得心應(yīng)手。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xiàn);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xiàn)自己;又常因出現(xiàn)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jù)。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fā)。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fā)的樣子。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nèi)心。外表和內(nèi)心一個樣。外表與內(nèi)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zhàn)或競技的雙方本領(lǐng)相當,不相上下。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