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倚玉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蒹、葭:價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賤。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處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小女嬌癡慕學,得承高賢不棄,今幸結此良緣,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例子太太如此見愛,妾非木石,那有不感激的理,只是同太太并肩拍照,蒹葭倚玉,恐折薄福。清·曾樸《孽海花》第12回
基礎信息
拼音jiān jiā yǐ yù
注音ㄐ一ㄢ ㄐ一ㄚ 一ˇ ㄩˋ
感情蒹葭倚玉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用于謙辭。
近義詞蒹葭玉樹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經史子集(意思解釋)
- 堅強不屈(意思解釋)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釋)
- 反復無常(意思解釋)
- 有膽有識(意思解釋)
- 不二法門(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蒹葭倚玉的意思解釋、蒹葭倚玉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中正無私 | 中正:正直。端莊正直,不存私心。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