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兵秣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謂磨好刀槍,喂飽戰馬,準備戰斗。
出處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
例子鎮臣劉云佐與臣言,愿勵兵秣馬與敵馳角。明·陳子龍《通敵·權宜疏》
基礎信息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體勵兵秣馬
感情勵兵秣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準備戰斗。
近義詞厲兵秣馬、厲兵粟馬、礪兵秣馬
反義詞馬放南山
俄語готовиться на случай войн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隨行就市(意思解釋)
- 居功自滿(意思解釋)
- 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解釋)
- 嫁狗隨狗(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窮家富路(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處實效功(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意思解釋)
※ 勵兵秣馬的意思解釋、勵兵秣馬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奇技淫巧 |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 |
梟首示眾 | 斬首懸示于眾。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
不櫛進士 | 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采的女人。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